第 13 章 (第1/2页)
尔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国王书院gwbr.com.cn),接着再看更方便。
论起政治斗争能力与潜台词识别,池明崖绝对是这个时代的顶级水平。
毕竟这年头,能当上状元的,那必须把文章写到阅卷人和皇帝的心坎上,揣摩他人心思的能力就不会差。
毕竟在考上之前,池明崖也只能是通过公开渠道进行信息收集,毕竟他出身虽然不是贫寒,但是家中也没有丝毫助力,根本不可能替他摸清主考官们的想法。
这还不止,状元有很多,但是大虞王朝这么多年也有好几十位状元,能和池明崖一样拜了大佬当老师,年纪轻轻升上五品穿上红袍的,能有几个?
就那么零星的几个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除了家里有人保驾护航的,一个个心眼子比筛子都多。
所以程曦提及秦国公府,如果是程曦的族兄程渊,可能半天都反应不过来,还会问怎么突然换了个话题,但是池明崖就立刻心领神会了。
“秦国公府的人这时候正好出现在附近,想来和青玉坠河案脱不开关系。”池明崖立刻说道。
三品大员死在河道,关键线索就是柳镇抚使发现的青玉,所以朝廷也就将这个案件命名为青玉坠河案。
程曦从中意外地听出了一点线索:坠河,是不是说明在掉进河里之前,人还没死?
暗暗地将这个线索记下,程曦决定装傻。
“我不过突然想到,问一下您秦国公府是哪位公子考上了进士?您怎么突然说什么青玉坠河案?这是我能听的吗?”程曦装傻装得一点也不委婉。
池明崖的养气功夫确实不错,听到程曦的话,也只是微微一笑,对着程曦说道:“朝廷重臣死于运河一事,县里都快传遍了,程秀才这时候假装不知道,反而不太合理吧?”
“哎呀,确实,您说了青玉,我就不清楚了,您早说是这个传遍了的案子啊!”程曦倒打一耙,否认到底:“说起来确实奇怪,怎么秦国公府的人突然来找我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师爷呢?怕不是拿我当借口?”
池明崖一脸“肯定如此”的表情点头道:“想来他们和这件事情脱不开关系,干脆请他们过来询问调查一番好了。”
程曦闻言略带惊讶地看向池明崖:不是吧兄弟?你这么良善的吗?询问调查?
程曦觉得自己需要给池明崖指一条明路:“说起来,运河边拐个弯的地方有一家摆了几十年的馄饨摊子,摊主刘老汉的手艺很是不错,我平日里过来县里,也喜欢去吃,算是咱们城里的老字号了。”
池明崖不明白程曦为什么突然提起刘老汉,但是不影响他静观其变,于是附和道:“程贤弟都喜欢,想来味道肯定很好,愚兄有空也过去试试。”
“想到以后去往外地,吃不到刘老汉的手艺,我就觉得难过。刘老汉这么好的手艺,肯定有人和我一样一直挂怀,也不知道有没有孝子贤孙为了自己年迈的父母请他过去外地做馄饨吃?”
说完,程曦还不忘补充:“说起来,秦国公府的两位家仆也是很会打听消息的人,过来城里投宿之前,还想去刘老汉的摊子上吃馄饨,听人说还是刘老汉看到镇抚司的人出动,急着收摊走人,他们才没吃上,也不知道现在吃上了没。”
程曦话音未落,池明崖已经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
池明崖此时已经真心地欣赏起程曦了,想起秦国公府抢人的打算,池明崖甚至想和老师提议,别拿程曦当误导秦国公府的挡箭牌了,要是他真的跟着秦国公府跑了,我们都要被坑死了!
听听程曦这毒计,完全无懈可击。
虽然程曦这人可能有点什么病,但是她也很厉害啊!
朝廷重臣的尸体在运河被发现,运河不远处拐弯就是一个摆了几十年的摊子,摊主说不定有看到过什么,秦国公府两位家仆是摊主收摊之前最后和他搭话的陌生人,摊主失踪,自己作为钦差有足够理由怀疑是秦国公府的人参与其中暗害目击证人刘老汉,于是抓捕秦国公府两位家仆仔细审问。
合情合理更合法。
就连刘老汉怎么“失踪”,程曦都给出了解答:一定有孝子贤孙想请刘老汉去外地给离乡许久的父母回忆家乡的味道。
这个理由,进可攻退可守,只要别严刑逼供,秦国公府的少爷亲自过来也挑不出刺来,毕竟本官也是为了国公府的清白,不得不收监两位嫌疑人的啊!
池明崖再次感慨程曦真是皮厚心黑,如果他身体好点能够继续进学考上进士,自己一定要将他引入门樯成为师弟,不为别的,就是这种人放在自己的阵营可能没啥用,但是与他为敌实在是太不明智了——谁知道他能搞出什么幺蛾子呢?
程曦也不是白白给池明崖出主意的,而是程曦知道,对于这种上位者,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看到池明崖欣赏中带着微微震惊的模样,程曦知道,时机到了。
“看愚弟这说了大半天杂七杂八的,实在是太耽误明崖兄您的时间了,也不知道明崖兄有没有烦了愚弟。”程曦熟练地运用着社交辞令。
“怎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