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斗 (第1/3页)
老衲不懂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国王书院gwbr.com.cn),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2章比斗
冬天对于穷人来说,十分难熬,特别是无棉衣和碳火过冬的穷人。南宁县则是另一翻情景,已经在南宁县落户有了自己房子的人家,这个冬天过得相当舒适。
地窖里堆得满满的红薯土豆,加上今年卖了两季的小麦糜子,家家户户都有钱有粮,炉子烧旺,再把红薯土豆偎在炉子旁边慢慢烤熟,红薯土豆的香味便侵满了整个屋子。
王老头抽着烟,坐在炉子边,透过玻璃窗望着外边飘扬的大雪,整个人无比惬意满足。王老婆子对王老头道:“他爹,你说这玻璃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又明亮又不透风,比窗户纸强多了。”,以前的纸糊窗户,一到冬天,不多封几层,冷风直往屋里灌,糊多了吧,屋子里又变得黑乎乎的。王老头眯着眼睛道:“听说是县丞大人让工匠们试出来的,县丞大人这么聪明,造出什么都不奇怪。”
王婆子一边就着窗边纳鞋底,一边瞎一声:“那可不,县丞大人是文曲星下凡,什么都会。”,略过这个话题,吩咐大儿媳:“老大家的,今儿老二老三休假半天,把那块大骨和萝卜一起炖了。”
“哎。”,大儿媳应一声,去取了晾着的骨头。几个孙子孙女偎在火炉边,等着红薯烤熟,孩子们分着吃了一个,就不再想吃了。
王老头拿过,舍不得扔掉,把皮都吃了,对几个孩子道:“这才多久呐,就忘了饿肚子的日子。”
大孙子撅着嘴:“爷爷,红薯吃多了肚子胀气,我还是喜欢吃白面和肉。”王老头又气又笑:“你这混小子,倒是会吃,谁不喜欢吃白面和肉啊。”这样的场景在今年的南宁县不少见,等王老二和王老三休假回来,一家人便热热闹闹吃上了饭。现在家里油水足了,大家的胃口都变小了不少,王老三和王老二在团练队的伙食比家里还要好,更加不缺一口吃的。吃过饭,王老三拿出特意去城里买的零嘴和糖果递给孩子们。
“爹,我想着把孩子们送去学院念书,您觉得咋样?”,王老三打巴掌在自家儿子的头上摸了两下,他的手劲现在特别大,弄得孩子纰牙咧嘴。王老头一怔,这个问题他还从没想过。准确的说,应该是从未有过这个意识。以前他们家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挣出来的粮食连全家人的肚子者都喂不饱,哪还有钱供家里的孩子们念书啊。现在家里不缺吃不缺喝,老二和老三又在团练队里有那么高的月俸,平时家里养鸡,鸡蛋还能去集市换几个零钱,全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要说念书的话,还真能供家里的两个去念。只是,王老头皱着眉:“这外面的日子可不太平,家里的孩子就算念了书,难道还真能考出去做官不成?",又不是人人都是江玄戈这样的文曲星下凡,念几年书,花一大笔钱,最多也就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要真能念出什么名堂还好,就怕念的五谷不分四肢不勤,什么俗务都不会,念书也没念出什么成绩,最后把家业败光了,被活活饿死的读书人都有。王老三笑一声:“爹,你这说的哪儿的话,送孩子们去念书,又不是指望他们做官。”
“那你这..…",全家人都不理解地看向王老三。王老三叹口气:“爹,我和二哥现在虽然在队里当着中队长,小队长,后面迟早要被顶下去,现在当小队长中队长,还要会战术,不能只单单凭个人之勇。我和二哥在队里学习进度跟不上,考核的时候落下了别人一大截。所以我就想着,我和二哥落后了,孩子们从小就要跟上。不指望他们长大做官,只要能识文断字,就比别人多一些机会。”
王老二忙道:“是,爹,是这么回事。县丞大人会让全队的人都学习,学习进度也是考核标准之一,我脑子笨,只有一把子力气,现在能当个小队长都是因为之前进队里时间早。老三比我好点儿,但他也比不上队里其他脑子灵光的其他队长,后面再往上升,评不过别人,可就真的只能靠去战场上拿命拼功绩。”,当然,团练队的考核最主要的还是战场上的成绩,再加上平日里个人考核的成绩,学习成绩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王老三以后如果和其他队长竞争,其他条件相当,学习成绩考核比别人差一点,那就被比下去了。而且王老三敏锐的察觉到除了团练队以学习能力暂时还不突出之外,江玄戈在其他方面用人都需要这些人识文断数。“那送去哪儿念?去县里的私塾?”
王老三忙道:“去什么私塾,阴山不是开了归一学院吗,咱们的孩子以后就送那儿去念书。归一学院可是县丞大人资办的,送到那儿去念书肯定没错。”这事儿县里还真没几个人不知道。
王老头道:“这事儿我知道,可那学院不是专门招收孤儿吗,我看就是县丞大人同情那些孤儿,给这些孩子们一个吃饭的地方。”王老三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县丞大人是在全力培养这些学生,送到这儿去念书肯定比私塾好。”
“好不好的,学院都只招孤儿,我们家孩子又不是孤儿。”王老三道:“那只是第一届学生,后面县丞大人肯定还要招,不可能一直只招孤儿,我都打听了,以后每年的十月初八都会招一批学生入学,条件也不会只限于孤儿。”
“那还有差不多一年